后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諸多新問題與新挑戰。經濟增長速度不高、人口數量下降和老齡化導致的人力資源供給不足、關鍵技術被“卡脖子”和技術創新能力及動力不足等問題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破解的重要課題。中國具有應對挑戰的雄厚經濟基礎、制度保障和歷史自信,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從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謀劃宏觀經濟政策。
第一,戰略目標指引,從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角度確定并設計宏觀經濟政策總目標及目標體系。后疫情時代,中國在制定和實施宏觀經濟政策時,需要全面考慮通過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觀經濟政策選擇,同時如何適應新時代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新特征和新規律以妥善解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戰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問題。事實上,因為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共同的世界本色和顯著的中國特色,中國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需要綜合分析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本色即人類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和要求,同時考察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的最終實現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設計和工具選擇的戰略依據。
第二,國內國際協調,基于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和新世界經濟學角度設計并選擇宏觀經濟政策工具,推動宏觀經濟政策領域的國內國際協調與合作。后疫情時代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還必須考慮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世界經濟發展的特征、新規律和需要解決的新的重大現實問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本文中的新世界經濟學是指新時代背景下研究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新規律的科學。新世界經濟學與傳統世界經濟學及經濟學其他分支學科相比,具有五個新特點:一是新時代背景,國際社會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新的歷史階段,中國與世界經濟發展表現出新時代的新特征;二是新經濟格局與新經濟現象,隨著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和新興大國的崛起,世界經濟格局出現深刻變化,世界經濟出現新現象,需要從經濟學角度給出新的理論解釋;三是新技術與新經濟問題,隨著數字技術特別是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和量子技術的發展,數據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數字產業及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最重要的構成部分,產生了一系列新經濟問題,例如數字貿易、數字貨幣及數字金融、數字安全、數字治理、數字產權與數字壟斷等,需要新的解決方案和新的政策選擇;四是新經濟規律,新生產要素、新技術、新產業、新市場的出現,經濟運行和發展具有新特征和新規律,需要從學理層次進行探究;五是新理論、新范式及方法論創新,傳統經濟學特別是傳統世界經濟學難以解釋新經濟現象、問題和規律,需要理論、研究范式及方法論的創新。后疫情時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在選擇和設計宏觀經濟政策工具時不僅需要國內協調,還需要國際協調。要充分考慮新時代背景下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現象、新特征、新問題和新規律,把短期需要管理、長期供給管理、國際合作與宏觀政策協調納入宏觀政策工具箱設計與選擇的系統化體系之中,實現宏觀政策工具設計與選擇的優化配置目標。
第三,重大問題導向,針對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新挑戰和新問題,制定和實施科學合理、系統高效的宏觀經濟政策。后疫情時代的宏觀經濟政策設計與選擇,需要針對中國宏觀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新挑戰,著力于解決宏觀經濟運行和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大新問題,實事求是,突破各種傳統理論及政策教條,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同時推進更加全面的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預期目標的實現。需要在五方面取得進展:一是促增長與新動能培育政策。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空間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沒有持續穩定的合理經濟增長就不可能實現高質量經濟增長目標,需要同時促進投資、消費和出口貿易保持穩定增長,任何不利于投資、消費和出口貿易增長的行為、規則和措施都不利于高質量發展,需要最大可能消除。二是穩人口規模與促進人力資源開發政策。人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也是商品的主要生產者和需要者,穩定乃至持續增長的人口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人力資源基礎,需要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人口規模持續下降而削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三是新技術與新產業發展政策。沒有技術進步就沒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動力,需要抓住第四次產業及技術革命帶來的數字產業及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創造經濟跨越式發展和彎道超車的數字技術進步條件。四是風險應對與危機治理政策。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需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危機的考驗,新冠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仍未消散,烏克蘭危機及局部戰爭的外溢效應日益顯現,全球性的債務風險與金融危機爆發的概率持續上升,需要制定防范各種政治經濟風險的方案及政策措施。五是宏觀政策國際協調與國際合作政策。需要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宏觀政策協調與合作,防止宏觀經濟政策實施中的矛盾沖突激化和各種對沖行為的出現,促進世界各國之間的廣泛合作,維護穩定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世界市場環境和國際合作秩序。
原文作者: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對口支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保建云
原文鏈接:http://www.trtathome.com/2023/0621/6761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