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vip9c"></button>
  • <dd id="vip9c"></dd>

    <tbody id="vip9c"></tbody>

    <ol id="vip9c"></ol>
  •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首頁 > 地方要聞 > 學思踐悟 > 正文

    在筆耕路上自我提升

    “用筆領導是領導的主要方法”。把文章文件作為治理一方一行的重要工具,用筆來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用筆來謀劃、指導和推動工作。作為可塑性強、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干部,寫作已經是其成長的必修課,擅長寫作不僅代表著筆上功夫,更是能說會做的基礎,是多種能力逐漸成熟的表現。

    能寫出作品的深度,說明年輕干部是生活的有心人,并有對問題的深入調研和思考。筆下展現的,是文字駕馭力、語言表達力,真正能讓我們筆下生風的,是思考能力、研究能力。一個人“筆桿子”硬的基礎,是具有一雙透過現象看本質的“火眼金睛”,能透視紛繁復雜的事物,探尋去偽存真的規律。一篇能被大眾認可的文稿,絕不是為寫而寫、人云亦云的,其中凝結的是作者細致調研掌握的資料、深入群眾帶上的“土味”和日積月累產生的思考。因此,要想文字不片面、不空洞,能讓群眾看得進、讀得懂、有收獲,還得“處處留心”,遇事遇物探其原理、總結知識,多問為什么,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避免淺嘗輒止、不求甚解。

    能寫出上級的高度,意味著年輕干部能夠登高望遠,以更廣的視角看問題。技能過硬的筆桿子,總能在第一時間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吸收高端戰略思想,并站在本單位上層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謀劃工作、起草文件。長此以往,年輕干部看問題做事情的高度、廣度、深度在不知不覺中得以進步,實現不在其“位”而懂其政。寫出有高度的文章,要求作者高站位、謀全局,自覺地、經常地對標中央精神、領導指示。在動筆前,多問多揣摩,把上級的想法、思路、要點想明白,把方法、經驗、不足列清楚,形成有長遠謀劃、層層深入的思想體系,寫一步看兩步想三步,使文稿步步深化,既要縱橫捭闔,又能秉要執本,展現出高度的處事水平和思考深度。

    能寫出文稿的精度,代表年輕干部耐得住寂寞,行事能夠久久為功。“文章不厭千回改”,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文稿寫作同樣沒有捷徑可走。文風凝練、樸實、生動的優秀文稿,近看是作者立足平實、反復研磨后出爐的,遠看是作者工作之余多看多學多寫后積累的,歸根到底就是要擁有一顆“積跬步以至千里”的匠心。“學在苦中求,藝在勤中練”,年輕干部在日常寫作中,要沉得下心,逐字逐句品讀,一遍一遍打磨,讓字詞更精確,邏輯更連貫,表達更流暢,能用三言兩語說清的事絕不拖泥帶水,能用短小篇幅闡明的道理絕不繞彎子。要經常進行自我反省,查找問題,彌補短板,練就一手“老繭”,筑牢文字表達和材料撰寫的功底。

    “腳行萬里眼自開,思如大江筆如鋒。”寫作絕不只是單一能力,腳力、眼力、腦力,最終在筆力上體現。年輕干部要積極培養寫作興趣,養成寫作習慣,錘煉寫作能力,變“硬寫”為“想寫”,變“盲寫”為“會寫”,變“倉促寫”為“有備寫”,真正做到“寫”“做”一手抓,在筆耕路上實現自我提升。(作者:張錦馳,浙江省永康市花街鎮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曲統昱]